“嘉庚”号具备出色的海洋观测设备收放、操控能力;集成全套高性声学探测设备;能够支持水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大气和相关交叉科的实时、同步观测和现场科学实验研究,支持信息数据远程传输;采用全电力推进,具备高精度动力定位功能。海上探测部负责所有船载科考装备及各类探测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承担船上实验室的管理,并配合科研人员执行海上探测作业。
长岩芯重力活塞取样器的布放与回收
长岩芯重力活塞取样器作为海底沉积物柱状取样的设备之一,是一种新型的重力活塞取样器。通过取样器下放过程中重锤、样管和活塞等机构的互相配合,从而将海底沉积物吸入样管内。在第六次船载设备试验航次(KK2103)中,“嘉庚”号科考船的长岩芯重力活塞取样器...
深海可移动集成抓斗取样平台作业
深海可移动集成抓斗取样平台主要用于海底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结壳及其他沉积物的采样。 “嘉庚”号科考船所搭载的HL-ROP6000深海可移动集成抓斗取样平台,集成海底多传感器在线探测技术、海底高清摄像照相技术于一体,能够完成水下(超)高清摄像照相工作,并实时采集...  
ROV作业
作业过程主要通过光电复合缆及绞车系统,从后甲板A架将深海遥控机器人(ROV)下放到海里收,释放ROV,ROV自行下沉到目标海区,通过脐带缆进行科考作业。ROV自带各种传感器、原位测量装置、摄像机、样品采集工具等等科考设备,科学家可以在控制室控制ROV从不同角度对海底进行观测,并采集所需的样品...
痕量元素专用CTD采水
“嘉庚”号装配了国内首套超洁净痕量元素专用采水系统(超洁净CTD)及可移动式痕量元素专用采集与分析实验室,保证从采样到分析等各环节不受外界污染的干扰。采集的水样将用于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其中铁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重点研究对象...
锚系布放及回收作业
该类型的作业区域主要集中于后甲板,作业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布放前需在布放站位区域根据海底地形选择靶区及目标靶点,释放器测试、观测仪器的安装调试以及排放缆线等,根据现场实测水深数据,实时调整锚系设计图方案,并结合现场海流、风向、船速等诸多环境参数来保障作业顺利进行...
海底热流探针作业
作业过程中船舶开启动力定位系统,利用折臂吊把探针转移到专用轨道系统上,通过A架及绞车系统将重达2吨多的地热探针下放至海底。探针在距离海底200-100米左右悬停2分钟,利用深海的恒温环境对探针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标定;而后开始加速下放,依靠自身重力把探针插入海底沉积物中,停留10分钟以观测插入海底过程中的摩擦热衰减过程...
多层生物拖网
作业过程主要通过A架及绞车将具有采集不同水层浮游动物功能的拖网投放入海,提升过程中通过仪器根据设置而自动关闭网口,从而达到分层捕捞浮游动物的目的。采集到的样本,会被特殊处理,以满足不同的科学研究需要。比如可以了解到某海域不同水层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
沉积物重力柱状取样
“嘉庚”号配有专用的柱状采样器轨道系统,以便于采集柱状沉积物样品。作业过程主要通过绞车将取样器下放至海里,取样器到近海底时以绞车最快速度下落直至触底而插入沉积物中,并将沉积物固定在取样管中。岸上人员可以通过绞车的张力变化判断取样器状态。通过对沉积物柱状样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海底沉积物的历史、沉积规律以及...
常规CTD采水
常规CTD采水作业所使用的温盐深剖面仪与采水系统是海洋观测中的常规仪器,其采水系统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葵花”采水器。“嘉庚”号配备两套SBE911+系列直读式CTD,分别为24瓶12升和36瓶10升,其搭载的各类高精度传感器可以采集海水的温度、电导率、溶解氧、叶绿素等基础观测要素...
Glider布放与回收
Glider(水下滑翔机)的基本原理是用浮力驱动自己在水中一沉一浮的向前游动,也可以在一定深度的海中悬浮,连续测量海中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荧光等各种物理水文参数,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勘查等方面。
Copyright ©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