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学堂”本科生实习航次(KK2305)
2023-09-11

7月19日至8月11日,“嘉庚”号圆满完成第四届厦门大学“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航次(KK2305),返回厦门。截至目前,已有250余名本科生通过“海丝学堂”获得宝贵的海上实践机会。

今年的“海丝学堂”航次共有来自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厦门科技中学等院校的97名师生分别参加三个航段的海上实践。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陈洪梅副教授、李非栗教授和张润教授分别担任三个航段的首席科学家。

每个航段的师生们分成不同的学科小组开展了常量营养盐测定、浮游生物拖网、底栖生物采泥、CTD海水采样、ADCP流速测定、海洋环境水声通信性能、重力柱采样等海上作业,完成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地质海洋学和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等不同方向的研究任务。

箱式沉积物采样 (温畅 摄)

学生们在主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李贤玲 摄)

探测部工程师在电子实验室指导学生 (李贤玲 摄)

浮游生物拖网作业 (李贤玲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航次里,每个航段还分设不同的主题——“传承”、“创新”和“融合”,让首次出海科考的本科生全方位感受厦大浓厚的海洋底蕴和科研氛围。此外,第三届“嘉庚海洋大讲堂”在“海丝学堂”航次的第二航段开讲,来自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的生物教师曾赟鋆和她的学生庄茗熙作为主讲人,在海洋科考作业的现场,通过海陆云端连线,讲授了一堂“海”味十足的海洋科普课程。

 

图源:温畅、李贤玲、厦门市科协、厦大附属科技中学

文稿、审校: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

Copyright ©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