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庚”号近期完成的2025年中国-印尼联合科考航次(航次编号:KK2507)中,涉及的海上科学调查项目以主动源地震和可控源电磁探测为主。主要的探测作业内容包括柱状采样、布放和回收OBS/OBEM、大地电磁测线、地震测线等。
主动源地震和可控源电磁探测涉及的装备类型多、体积大。此类调查项目对船舶吨位、甲板操控支撑设备、甲板面积等条件要求较高,因此以往在国内开展此类科考调查往往采用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调查船。
此次在“嘉庚”号上圆满完成这类项目,创造了国内中型海洋科考船在主动源地震与可控源电磁联合勘探中的首个成功案例。

本文将从精细化甲板布局的角度,向大家介绍“嘉庚”号如何在本航次中解决甲板空间与设备承载这一难题。

本航次搭载了多类重、大型科考设备,包括16吨重的地震空压机集装箱等4个重型科考集装箱、气枪阵列和多套OBS/OBEM等。以上这些设备不仅占据大量的甲板空间,而且涉及不同的作业需求和作业次序。

为此,“嘉庚”号团队依托在全船作业甲板区域布设的610mm等距嵌入式地脚螺栓网络、覆盖后甲板和舷外全部作业空间的甲板操控支撑系统,实现对设备安放位置的合理规划,并根据作业需求和布放次序对航次中的部分设备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以上精细化甲板布局的举措,不仅实现了甲板空间的安全、高效利用,也确保了该航次中各项作业的高效进行和流畅转换。

近期,本公众号还将从海上作业规划部署的角度,向大家分享“嘉庚”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高效完成设备的布放与回收。
文稿:陈若婷、黄家骏
图:王菲、Gaby
审核: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
原文链接:精细化甲板布局 | 2025年中国-印尼联合科考航次亮点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