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2时许,“嘉庚”号科考船圆满完成本年度首个科考航次,顺利返回厦门高崎码头。

“嘉庚”号。图/刘秋玲
本航次历时55天,航程7220海里,围绕南海北部地质地球物理开展海上科学调查。在五十多天的时间里,利用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中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重力仪、浅地层剖面仪等船载地球物理探测装备,结合磁力仪作业,进行了全程连续观测,共获取905GB科考数据;同时开展箱式采样和重力柱状采样等作业,共获取16份海底沉积物样品。在本航次中,亦在一些关键站位进行了Argo剖面漂流浮标的布放、CTD采水和抛弃式温盐深剖面观测等作业项目。


海上作业。图/高崎
为保障本航次的海上科学调查工作,“嘉庚”号海上探测部派出了由吴学文高级工程师领衔的技术保障团队,团队成员包括6名技术水平过硬、保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精深的探测工程师。团队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并紧密围绕科考调查需求开展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了海上作业调查等工作。


“嘉庚”号探测工程师海上作业。图/高崎
航渡期间,在船科考队员围绕本航次调查内容的科学内涵开展了“嘉庚论坛”学术沙龙。在沙龙活动中,贺惠忠高级工程师、高金耀研究员、刘阳高级工程师、郑浩博士、吴学文高级工程师5位专家分别就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国海洋科考能力建设和我国科考船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为科考队员们做了7场专题报告。沙龙活动促进了科考队员间的业务交流,科考队员们亦通过边科考、边学习、边提高的方式,增强了自身的海洋科考能力,为航次的高水平执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嘉庚论坛”学术沙龙。图/高崎
在抵港后召开的航次总结会上,航次首席科学家贺惠忠高级工程师作本航次调查工作汇报。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能顺利、高效完成本次调查任务予以充分肯定,也对参航的科考人员、全体船员及岸基支撑保障人员的工作表示感谢。


航次总结。图/黄家骏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备航后,“嘉庚”号将马不停蹄地启程前往西太平洋执行新的科考任务,继续在深海大洋上书写她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故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6pbgURRcCTHxkKCW-py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