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首场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直播课在“嘉庚”号科考船上开讲。
央视新闻直播间6月17日《大海上的“网课” 科考船上的海洋大讲堂》播报“嘉庚”号科考船发挥平台优势,为我国海洋科教做贡献!
在广阔的大海上给学生们上课是什么样子?6月15日下午,正在我国南海进行科考任务的“嘉庚”号科考船上,随船的中学老师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海洋大讲堂”。

厦门集美中学地理老师 陈庆军:我们现在是在嘉庚号上的主甲板。刚刚打捞上来的这个设备,俗称叫“小抓斗”。我们现在往前方去看一看它抓上了什么海底沉积物。画面上看到左边的非常奇妙的生物,它外面包裹的是海葵,里面是有寄居蟹的存在,是一种共生现象。

来自厦门集美中学的地理老师陈庆军,正跟随“嘉庚”号参加海上科考,通过直播连线等形式为学生们带来一堂以“南海海洋生物和海底沉积物的探秘之旅”为主题的海洋直播课。同学们通过网络直播,不但参观了“嘉庚”号,了解科考船的运作,还见证了科考人员如何取得海底样本,观看从深海采集来的海泥以及海星、海葵等海洋生物。

厦门集美中学地理老师 陈庆军: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全方位,立体动态的。平常在校园里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从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对海洋科考、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对科学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爱好。
在45分钟的授课过程中,厦门集美中学和甘肃临夏回民中学的学生还通过网络进行了提问,各地中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直播。

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 王海黎:我们对中小学年龄层的基础教育,海洋知识怎么传授给他们,我们想创新一种形式。讲堂设在我们国家的海洋国土上。让厦门市,甚至是全国中小学的科学课教学名师到“嘉庚”号来,把它做成一个长期计划。你比如说地理课、生物课、物理、化学,甚至数学,都有可能跟我们海洋当中的某些研究是可以结合起来的。

“嘉庚”号是一艘3000吨级海洋科考船,已在南海和太平洋海域执行了20余航次。“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由厦门大学和集美中学共同发起。计划未来每年在“嘉庚”号的科考航次中安排一到两次网络授课。
来源:大海上的“网课” 科考船上的海洋大讲堂(央视新闻直播间20200617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