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嘉庚”号科考船的首个全年度运行年份。
这一年,“嘉庚”号在南海和太平洋海域共完成9个科考航次的调查任务,海上作业241天,累计航程约26523海里。全年,为来自26家研究机构的约394人次科学家和学生提供船时支持和海上作业保障。
为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编制了“嘉庚”号2018年报,命名为“起点”,期待“嘉庚”号在新的起点上做出更多成绩。
点击下载年报PDF文件:年报下载

主 任 寄 语
2018年,刚满周岁的“嘉庚”号,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
回顾这一年,“嘉庚”号的海上作业多彩纷呈:一月,她的身姿出现在风高浪急的吕宋海峡,令我们实现冬季在这一海域的多学科现场观测;四月初,“嘉庚”号迎接法国科考帆船“塔拉”号,两船联合开展系列海洋科普活动;送走塔拉,转身载着来自加拿大的ROPOS ROV,去探寻南海深部的奥秘;夏秋两季,“嘉庚”号一口气执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和南海中部海盆两个综合研究共享航次、首届“海丝学堂”本科生教学实习航次、南海SEATS时间序列观测航次和国家专项海洋环境监测航次;临近岁末,她又远航西太平洋,开展地球物理精密测量。所有船载仪器设备似各路兵器,纷纷显露身手,整条船的综合性能也接受了百般考验……
于是,我们很自然地就会看到这样的年度“战绩”:在2018年,“嘉庚”号有284天在执行各类航次,总工作天数高达321。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她的第一个全年度运行年份!尽管这是一种超负荷工作状况,但“嘉庚”号面前有如此旺盛的船时需求,是值得欣慰的。毕竟正如约翰·谢德所说的,“船在港湾里很安全,但这不是造船的初衷。”
按照计划,明年“嘉庚”号将执行国际GEOTRACES计划中国承担的首个航次;“海丝学堂”实习航次也将拓展到马来西亚分校和中国-东盟海洋学院。祝愿“嘉庚”号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也期待她实现新的跨越。
王海黎
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
2018年12月31日